“处暑”将到,主题活动如何才能更亮眼?“点子”来啦!

 

  8月23日是“处暑”节气。处暑,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,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。时至处暑,已到了高温酷热天气“三暑”之“末暑”,意味着酷热难熬的天气到了尾声。

  处暑后,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、太阳辐射减弱,副热带高压也向南撤退,暑意渐消。处暑的民俗活动很多,如吃鸭子、放河灯、开渔节、煎药茶、拜土地公等。

  中国古代一些文学作品将处暑分为三候:“一候鹰乃祭鸟;二候天地始肃;三候禾乃登。”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;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;“禾乃登”的“禾”指的是黍、稷、稻、粱类农作物的总称,“登”即成熟的意思,如“五谷丰登”。

  那么,在处暑时节,利用华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可以发起哪些实践活动呢?

  活 动 建 议

  纸笔绘“处暑” 诗画传节韵

  关键词:诗配画作品

  活动目的:引导学生理解节气内涵,弘扬传统文化,提高学生诗词素养、审美情趣。

  活动要求:平时遇处暑,庭户有馀凉。处暑,是24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,作为重要的时令节点,古往今来少不了被诗人咏叹描绘。关于处暑的诗词有很多,请同学们从中挑选一首,寻找并理解处暑的韵味,然后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,根据诗意搭配图画,完成一幅诗配画作品。

  巧手做“荷灯” 童心送祝福

  关键词:创意手工

  活动目的:引导学生了解节气习俗,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,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。

  活动要求:8月23日是“处暑”节气。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活动,在水中放河灯,表达思念,寄托祝福。河灯也叫“荷花灯”。因此,在此节气来临之际,请同学们变身“能工巧匠”,发挥妙想,动手制作一盏漂亮的荷花灯吧!

  暑去秋盛来 探知“稻米香”

  关键词:探知“稻米的一生”

  活动目的:引导学生了解水稻知识,丰富认知世界,提升学生求知欲、探索欲,懂得珍惜粮食。

  活动要求:处暑满地黄,家家修廪仓。处暑,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这时正是收获中稻的大忙时节。我们的重要主食大米便主要来源于水稻。那么,从一粒稻种到一粒大米,中间要经历怎样的生命之旅呢?趁此处暑时节,请同学们通过各种渠道查找资料,探寻“稻米的一生”,然后用简练的语言,完成一份研究小报,或者稻米生长过程图。

  处暑看“巧云” 感知自然美

  关键词:看云 拍云 描述

  活动目的:感知节气魅力,引导学生感知自然、热爱自然,培养学生观察能力。

  活动要求:民间有“七月八月看巧云”之说。处暑时节,暑气消散,天空中的云朵也不像夏天那么浓郁,开始变得纤巧,显得疏散而自如,并会变幻万千、让人遐想。在此时节,请同学们抬头看看天空,感受天清云巧,并将绚丽多姿的云朵拍成照片保存下来,最后附上一段描述或者观云小感。

  处暑食秋梨 健康度新秋

  关键词:秋梨美食制作

  活动目的:增强学生劳动实践能力,引导学生热爱劳动、热爱生活,在实践中健康成长。

  活动要求:俗话说“处暑秋梨最养人” 。处暑前后正是吃梨的好季节,口感甘甜、清凉可口,不仅生津润肺还能缓解秋燥。借此节气来临之际,请同学们自己动手,完成一道以梨为主的菜肴,并和家人一起品尝吧!

 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独有的智慧和浪漫,蕴含着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,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学习二十四节气知识,开展相关主题实践活动,是弘扬传统文化、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。

  处暑将至,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能够进一步推进校园传统文化教育,引导学生了解“处暑”节气,体验节气风俗,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