汽车核心零部件APS应用

0 评论

 

 

 

汽车核心零部件行业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领域,涵盖了多个关键系统和部件,这些部件共同构成了汽车的整体结构和功能。

 

以下是汽车核心零部件行业的主要分类:

1. 动力系统部件,如:发动机、变速箱、燃油系统、排气系统、电机(新能源)、电源、电控(新能源)

2. 底盘系统部件,如:悬挂系统、制动系统、轮胎、转向系统

3. 车身系统部件,如:车身框架、内饰部件、外饰部件

4.电器与电子系统部件,如:电池与充电系统、灯光系统、控制系统

 

汽车核心零部件APS应用

 

 

01
汽车核心零部件主要生产特点

 

1.工艺精度要求高

 

作为汽车的核心零部件,对精度的要求非常高,包括零部件的尺寸、配合精度、材料选择等方面,需要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参数,确保产品质量。

 

2. 工艺复杂

 

大型核心零部件的生产涉及多种复杂技术和工艺,如铸造、锻造、热处理、机械加工、装配等。这些技术和工艺需要高度专业化和熟练的技术工人进行操作。

 

3. 自动化程度高

 

随着技术的发展,汽车行业及零部件的生产逐渐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。例如,通过数控机床、机器人等自动化设备实现零部件的加工和装配,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。

 

4. 多品种小批量生产

 

由于汽车核心零部件,需要根据不同的车型和配置进行定制,以满足不同客户、不同年款型号的车型需求,因此生产上呈现出多品种小批量的特点。这要求企业具备灵活的生产组织和调度能力,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。

 

5. 严格的供应链管理

 

汽车核心零部件的生产涉及多个供应商和零部件的采购,需要建立完善的供应链管理体系,确保零部件的质量和供应的稳定性。同时,还需要与供应商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,共同应对市场变化。

 

6. 市场波动

 

客户需求的不确定性,特别是整车厂的需求变化,会导致零部件供应商难以预测订单量,从而影响生产计划的稳定性。

 

02
汽车核心零部件计划模式和特点

 

1. 市场需求驱动

 

主要由市场需求驱动,企业根据市场调研和预测,结合汽车行业发展趋势,制定生产计划。

 

2. 精益生产与库存控制

 

汽车核心零部件倾向于采用精益生产模式,通过优化生产流程、减少浪费、提高生产效率,以满足市场快速变化的需求。

 

在精益生产模式下,企业会密切关注市场需求和产能,实现库存最小化,提高资金周转率。

 

3. 多工序、多车间生产协同

 

汽车核心零部件的生产,往往包含多个不同工艺的工序,由不同的车间(工厂)来完成相应的生产任务。不同工序间供需协同就显得尤为重要,不同工序生产特点和考虑因素也都完全不同,比如:总装生产时需要考虑半成品的供应、长周期物料的采购、人员产能、产线均衡化生产等因素、加工车间生产时需考虑不同部件的配套生产、内作产线和外作产线的产能分配、刀具的使用周期、保养规则,热处理车间炉子的合理性分配,铸造车间工装/治具/模具的使用周期、保养规则等。

 

4. 灵活性与快速响应

 

汽车核心零部件通常为柔性生产模式,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产能变化快速调整生产安排,企业快速响应市场变化,满足不同客户需求。要求生产线具备快速切换能力,以便在不同产品之间快速切换生产,灵活应对市场变化,提高生产效率。

 

5.生产可追溯

 

汽车核心零部件的生产,法律法规要求对每个零部件都应有唯一的标识,如条形码或二维码,以便快速识别和追踪。因此对生产计划排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能通过生产计划,追溯到每个工序、每个步骤实际的生产时间,使用的物料批次,检测情况等信息。

 

 

03
传统生产计划模式在此行业面临的挑战

 

1. 需求预测不准确

 

由于市场需求波动大、定制化需求高等因素,企业难以准确预测未来需求,导致生产计划难以执行。特别是随着国内新势力车企的崛起,对传统燃油车造成的影响较大,生产产能都需要更多的向新能源产品倾斜。

 

2. 响应速度慢

 

传统生产计划模式在面临市场需求变化时,响应速度慢,难以及时调整生产计划。特别是随着电动汽车(EV)、自动驾驶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的兴起,汽车零部件的技术要求正在迅速变化。传统的生产计划可能难以跟上技术迭代的速度。

 

3. 效率低下

 

生产线频繁切换型号、物料管理不善等问题导致生产效率低下,成本高昂。因为在计划排产过程中,存在众多不同的条件和制约因素,如考虑海外采购物料库存,人员,资源出勤,工装治具、模具使用寿命和保养策略,配套生产,内外做生产,库存控制等。

 

4. 库存管理与成本控制

 

传统的生产计划模式往往导致库存水平较高,库存积压会占用大量资金,增加库存成本。同时,由于生产过程中的不确定性,企业往往需要通过加班、延迟交货等方式来满足客户需求,这也会增加生产成本。

 

5.计划与执行的脱节

 

传统生产计划模式往往存在计划与执行不一致、不匹配的矛盾。物料采购计划与生产实际脱钩,物料采购跟不上生产计划排期,导致生产延误。缺乏一种更加精确、更加实际、更加优化的生产计划工具,使得企业无法准确地回答到底能完成多少订单、执行层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导致计划不能按时完成。

 

6. 供应链复杂性

 

汽车零部件供应链长且复杂,可能涉及全球各地的供应商。传统计划模式在应对供应链中断、物流延迟或供应商问题时反应迟缓,导致计划排产难,计划问题分析难,异常确认难,实际生产达成难等众多课题。

 

 

04
APS系统在汽车零部件行业中的应用

 

1. 需求预测与库存管理

 

APS系统可以整合历史销售数据、市场趋势和季节性变化,提供更准确的需求预测,帮助零部件制造商合理规划库存,避免过度库存或缺货情况,为生产计划提供有力支持。因此可能会按不同维度建立库存管理标准,如:按机种维度设定最小库存、基准库存、最大库存,按库存存放位置设定产线或车间级的库存保管能力,在计划排产过程中结合需求与库存策略精准化排产。

 

2. 快速响应市场变化

 

APS系统能够实时调整生产计划,根据不同的条件模拟试算需求变化对计划的影响,快速响应市场变化,确保生产计划的执行和市场需求的匹配。需求变更时,能通过接口快速或许到最新的数据,APS根据预设的排产逻辑(基于专家规则配置化,可跟随业务需求的变化快速调整规则,无需修改代码和重新开发)自动更新计划,对比需求、计划、库存等多维度变化点。

 

3. 生产计划与排程

 

APS系统能够根据设备、物料、人员等资源的实际情况,自动计算并优化生产排程,提高生产效率。生产计划排程过程中,考虑资源约束、优先级和交货期,生成可行的生产排程。这有助于减少生产周期时间,提高生产线的利用率。可以智能分配生产资源,如机器、工具、模具、人力和原材料,确保资源的最佳使用,减少浪费和闲置时间。

 

4. 订单处理与个性化生产

 

针对汽车行业的个性化需求,APS系统支持按订单生产(MTO)和按库存生产(MTS)的混合模式,灵活处理各种订单类型,包括大批量和小批量定制,可以实现如:机种库存控制(最小库存、最大库存)、整体库存保管能力、切换次数、产线机台约束、配套生产、工装治具生命周期管理、自动规划产能、考虑加班等不同业务需求。

 

5. 协同供应链管理

 

APS系统能够与企业的供应商、物流公司等建立紧密的协作关系,能够打通不同工序的生产计划安排,实时联动,实现供应链的透明化管理和优化。APS系统促进了供应链上下游的协同,如与整车厂的实时信息交换,可以动态调整计划以响应整车厂的需求变化,确保零部件的准时交付。

 

6. 异常处理与应急计划

 

系统能快速识别生产过程中的异常情况,如设备故障或物料短缺,并提供替代方案或应急计划,减少生产中断的风险。支持异常情况下,计划的快速调整和模拟试算,减少异常对实际生产的影响。

 

 

05
APS应用的价值体现

 

1. 提高生产效率与灵活性

 

APS系统通过先进的算法和灵活的模型配置,能够自动优化生产计划和排程,考虑资源限制、优先级、交货时间和生产成本等因素,使工厂能够在满足客户订单的同时,最大化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,降低生产成本。

 

2. 提升客户满意度

 

APS系统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,确保产品按时交付,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和资源分配,减少生产周期,加快产品从原料到成品的转换速度,从而缩短向客户交货的时间,提升客户满意度。

 

3. 优化库存管理

 

APS系统能够准确预测市场需求,在满足出货的前提下,可以根据机种最小在库、基准在库、最大在库,库存保管能力,物料库存等因素合理安排生产计划,降低库存积压和浪费。

 

4. 提高资源利用率

 

APS系统能够智能调度生产设备和人力资源,确保在正确的时间有正确的资源可用,减少等待时间,提高整体资源的使用效率,降低资源浪费。

 

5. 增强供应链协同

 

APS系统可以与其他供应链管理系统(如ERP、SCM、MES、SRM等)集成,实现实时的信息共享和协作,确保供应链上下游的同步运作,提高整个链条的响应速度和效率。

 

6. 成本控制与分析

 

APS系统可以根据产品生产制造成本(产品具体到某条线、某台设备的生产成本)自动优化生产计划,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,选择生产成本最小的资源安排生产。可以自动对外购、自制成本面积统计分析,供领导层对采购策略作决策。